新闻中心
活动回顾 | “中国文学史”荣誉课程建设研讨会顺利举办
发布时间:2025-04-09        浏览次数:13

为贯彻学校“卓越育人”教育理念,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2025年3月26日下午,600cc全讯白菜网古代文学教研室在闵行校区人文楼4108室召开首批校级荣誉课程“中国文学史”建设研讨会。会议由系主任助理徐俪成副教授主持,系副主任王嘉军教授、本科生院教务员徐幻老师、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彭国忠教授以及“中国文学史”全体任课教师参加。

会议伊始,徐俪成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背景,希望各位老师建言献策,共同探讨课程优化和提升的路径。赵厚均老师首先分享了元化班、强基班荣誉课程的建设经验,他提出要转变传授知识的方法,设置多元的阶段性作业并鼓励学生写作,提高科研能力。随后,倪春军老师围绕校级荣誉课程的建设要求,详细汇报了“中国文学史”课程的建设规划和任务,并结合自身教学提供了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。

在教师分享环节,老师们直面教学痛点,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,提出了对荣誉课程建设的建议与思考。汤志波老师和韩立平老师指出,学生经典阅读量的不足制约了教学进度和效果,有时需联系相关热点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刘宏辉老师认为,在明清时段文学史的教学中,作品的篇幅与课时的分配会有冲突,教材中关于明清诗文的内容亦有值得商榷之处。唐玲老师表示,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,不容易把握课程内容的难度,难以平衡专与精的关系,授课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培养。徐俪成老师指出在授课过程中,由于学生的阅读量不够,导致他们无法感同身受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。同时在考核环节,可以通过题目形式的创新来检验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情况。印志远老师建议“背诵硬功夫+创意作业”并重,将基础背诵与趣味实践结合,提高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理解。彭国忠老师对教务处和600cc全讯白菜网的支持表示感谢,随后点明了“中国文学史”课程的意义,针对课程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,彭老师表示文学史的教学不必求全,而应以点带面,点燃学生的学术兴趣。

最后,王嘉军副系主任对会议进行总结,他指出“中国文学史”作为我系唯一入选的校级首批荣誉课程,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精髓的使命,感谢和敬佩老师们的付出,后续建设方案还需再作进一步的优化完善。本科生院教务员徐幻老师耐心解答了与会老师所提的问题,传达了本科生院的相关指导意见,并对“中国文学史”课程建设给予了高度认可。

至此,“中国文学史”荣誉课程建设研讨会圆满结束。未来,600cc全讯白菜网将持续深化教研协同、校际联动,培养更多具有扎实文献功底、前沿学术视野、强烈时代使命感的中文专业拔尖人才,为传承中华文脉、探索文史学科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作出应有贡献。